#宋朝那些人事儿与典故# #浓情端午节# #上顶端过端午#
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到屈原,关于屈原的评价历来争议不断。有赞颂同情屈原的西汉司马迁、淮南王刘安、东汉王逸,他们称赞屈原虽然生于污秽不堪的环境中,却志向高洁,品行端正,屈原的精神可与日月争光辉。他品行正直,言辞如丹青般光辉灿烂,才智过人,后世很难再有屈原这样的杰出之士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当然不乏批评屈原者,东汉班固说屈原过于表现自己,多次批评楚怀王,对楚怀王多有不满,有损于屈原正面形象。东汉扬雄批评屈原不应该自杀:“君子遇到好时代可以施展抱负,遇到坏时代可以像龙、蛇一样暂时辞官隐居。至于能不能遇到好时代,皆有可能,何必投水自杀呢?”
宋朝人对屈原也多有批评,北宋宋祁《悯独赋》说“屈原太清高,投水自杀的行为没有意义,反而让人诟病,应该明哲保身。”南宋葛立方认为:“屈原不能顺应时代变化,太考虑个人得失,所以没能达到圣贤境界。性格气量狭小,性情急躁,选择投水自杀。”
司马光的名著《资治通鉴》,也没有书写屈原的事迹。费衮《梁溪漫志》认为此举是因为,屈原的文章对国君有怨恨之意,不符合忠君思想,也不符合儒家中庸思想。苏轼也写过屈原相关文章,他是怎么看待屈原的呢?
嘉佑四年(1059年)苏轼为母亲守孝期满,在回开封的路上经过忠州(重庆忠县),发现这里建有一座纪念屈原的塔,后人竟如此怀念屈原,感慨之下苏轼写下了《屈原塔》《竹枝歌》
《屈原塔》
楚人悲屈原,千载意未歇。精魂飘何处,父老空哽咽。至今沧江上,投饭救饥渴。
遗风成竞渡,哀叫楚山裂。屈原古壮士,就死意甚烈。世俗安得知,眷眷不忍决。
南宾旧属楚,山上有遗塔。应是奉佛人,恐子就沦灭。此事虽无凭,此意固已切。
古人谁不死,何必较考折。名声实无穷,富贵亦暂热。大夫知此理,所以持死节。
此诗前面描写楚人怀念屈原,留下了包粽子、端午节竞渡的习俗,千年不变。屈原深得楚地民心,他们为屈原去世痛哭不已。“屈原古壮士,就死意甚烈。世俗安得知,眷眷不忍决。”驳斥了一些人批评屈原不应投水自杀,苏轼称赞屈原是壮士、烈士。一般人都贪生怕死,所以不能理解屈原的行为。后面描述建塔之人,可能是不忍屈原就此消失于世。
最后苏轼谈论了自己对生死问题的看法,人人都会走向死亡,何必考虑这些呢。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,身后名声却是以一直留存于世。屈原很聪明,为了不同流合污保持名节,才投水自杀。
《竹支歌》
苍梧山高湘水深,中原北望度千岑。帝子南游飘不返,惟有苍苍枫桂林。
枫叶萧萧桂叶碧,万里远来超莫及。乘龙上天去无踪,草木无情空寄泣。
水滨击鼓何喧阗,相将扣水求屈原。屈原已死今千载,满船哀唱似当年。
海滨长鲸径千尺,食人为粮安可入。招君不归海水深,海鱼岂解哀忠直。
吁嗟忠直死无人,可怜怀王西入秦。秦关已闭无归日,章华不复见车轮。
君王去时箫鼓咽,父老送君车轴折。千里逃归迷故乡,南公哀痛弹长铗。
……
富贵荣华岂足多,至今惟有冢嵯峨。故国凄凉人事改,楚乡千古为悲歌。
《竹枝》产生于四川、重庆,唐朝时刘禹锡按照《楚辞 九歌》加以改造。苏轼认为《竹枝》原本是楚地音乐,有深深的幽怨哀愁哀伤情绪,是楚地人为了怀念屈原、项羽而作。苏轼在诗中描述了楚地百姓对屈原之死的哀痛,延续千年。对于有人批评屈原,苏轼为他抱不平,
“海鱼岂解哀忠直”,这些人根本无法理解屈原的忠直。后面又写道屈原死后,怀王受骗入秦受辱的故事,这是怀王不听信屈原忠言的后果。最后苏轼感慨富贵荣华又算什么?最后都要走进坟墓。
《屈原庙赋》
浮扁舟以适楚兮,过屈原之遗宫。览江上之重山兮,曰惟子之故乡。伊昔放逐兮,渡江涛而南迁。去家千里兮,生无所归,而死无以为坟。悲夫!人固有一死兮,处死之为难。徘徊江上,欲去而未决兮,俯千仞之惊湍。赋《怀沙》以自伤兮,嗟乎独何以为心!忽终章之惨烈兮,逝将去此而沉吟。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,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?独嗷嗷其怨慕兮,恐君臣之愈疏。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,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。苟宗国之颠覆兮,吾亦独何爱于久生?托江神以告冤兮,冯夷教之以上诉。历九关而见帝兮,帝亦悲伤而不能救。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,独茕茕乎中浦。
峡山高兮崔嵬,故居废兮行人哀。子孙散兮安在,况复见兮高台。自子之逝今千载兮,世愈狭而难存。贤者畏讥而改度兮,随俗变化、斫方以为圆。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,又或为之臣佐。变丹青于玉莹兮,彼乃谓子为非智。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,宜夫人之不吾与。违国去俗、死而不顾兮,岂不足以免于后世?呜呼!君子之道,岂必全兮?全身远害,亦或然兮。嗟子区区,独为其难兮!虽不适中,要以为贤兮。夫我何悲?子所安兮!
嘉佑四年(1059年)苏轼经过屈原故里秭归 ,写下这首《屈原庙赋》。东汉扬雄批评屈原不应该投水自杀,苏轼此赋为屈原辨白。“人固有一死兮,处死之为难。”人都会死亡,但都害怕面对死亡。面对国家危难之际,屈原并非不能做隐士或者沉默不语,屈原之死是为了让楚怀王有所醒悟,而改正之前的错误。
千年过去了,像屈原这样的人越来越少。有的贤人为了生存,不得不随俗变化,不再坚守气节。就像扬雄,在西汉灭亡之际,选择在篡汉的王莽朝廷继续做官。扬雄却批评屈原不智慧,其实屈原的品格高洁,一般人很难企及。君子很少考虑个人得失,屈原的行为常人难以做到,屈原投水自杀虽然不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, 也是一位贤人!苏轼对屈原不怕死的行为,大加赞赏。
朱熹赞誉苏轼《屈原庙赋》:“苏轼此赋是为了驳斥扬雄,发扬光大屈原精神。其中‘君子之道,不必全兮。全身远害,亦或然兮。嗟子区区,独为其难兮。虽不适中,要以为贤兮。夫我何悲,子所安兮。’说出了屈原的心声,苏轼可说是屈原的知音!”
苏轼23岁已经考中进士,正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之际,他以立志以屈原为榜样。苏轼与屈原一样敢说真话,绝不贪生怕死。他写《上神宗皇帝书》中批判王安石变法,“苏轼写这篇文章讽刺得罪了很多人,他们肯定会说苏轼攻击变法,欲置苏轼于死地,但苏轼绝不怕死!”明知此举会招致杀身之祸,苏轼依然要说真话。后来果然乌台诗案苏轼入狱 130 多天,险些丧命。
后来旧党当政,苏轼又直言王安石变法也有可取之处,不应全部废除。因此得罪旧党,遭到旧党攻击,甚至丧失了做宰相的机会。对此苏轼说“君子看重的是名节,所以有舍生取义、杀身成仁、可杀不可辱之语。至于荣华富贵,有志之士根本不放在眼中,视之为鸿毛、破烂的鞋子。”苏轼重名节不顾个人利害得失,正是得益于屈原精神的激励作用!
北宋刘安世称赞苏轼“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”。南宋理学家魏了翁称赞苏轼:“苏轼在面临生死关头考验时刻,仍然坚守气节”苏轼在气节方面不亚于屈原。除了苏轼李纲、文天祥都写过凭吊屈原的诗词。
李纲《五哀诗・楚三闾大夫屈原》称赞他“千秋身后名,芬馥同茝芷”文天祥《端午》称赞屈原“唯有烈士心,不随水俱逝。至今荆楚人,江上年年祭。不知生者荣,但知死者贵。勿谓死可憎,勿谓生可喜。”屈原精神鼓舞着这些贤人,在国家危难之际,挺身而出,前赴后继,直至今日!
标签: